
《水浒传》的原著在传统上认为应以七十回为终结,因为第七十回里,梁山好汉已经排定座次,卢俊义也梦到了一百单八将都被擒斩,按理说故事应该就此结束了。
熟悉古典小说创作规律的读者可能会发现,第七十回的结尾那段文字和诗词,其实通常出现在小说的终章。在这段文字中,卢俊义在梦中吓得魂不附体,醒来时看到大厅中有一个牌额,上面写着“天下太平”四个字,诗词则写道:“太平天子当中坐,清慎官员四海分;只见肥羊宁父老,不闻嘶马动将军……子建高才空号虎,庄主于达以为牛。”这种诗句和描写,很像是在终章才会有的内容。
此外,关于《水浒传》后半部分的争议也一直存在。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的后续章节,文风与前七十回截然不同,许多人猜测这些部分可能是御用文人所续写,或者是罗贯中为了保护施耐庵而进行了改写。有些版本甚至把作者标注为“罗本贯中”,而部分学者认为,“梅氏藏本”才是施耐庵的原著。在梅本后五十回中,许多人物得到了进一步的描写,这些人物在前七十回就已经有了铺垫。
展开剩余68%例如,大刀闻达这个人物,虽然在前七十回中已有登场,但他的表现远未达到他的潜力。闻达是大名府留守司兵马都监,与天王李成一起,统领着大量的军马,地位和能力都相当突出。大名府的兵力属于宋朝的禁军,其地位远高于地方厢军的军官,因此闻达的身份和武力是十分强大的。
在前七十回中,闻达曾在飞虎峪被梁山好汉围困,然而他凭借自己的勇猛表现,成功突围,与李成汇合,并在战斗中继续抵抗,直至天明。这种英勇表现,使得闻达在梁山好汉面前十分显眼。然而,在七十回以后,闻达似乎没有继续登场,许多人因此认为梅本《水浒传》才是真正的施耐庵原著,后来的部分才是续作。
在梅本后五十回中,闻达重新登场,与梁山好汉展开了多次激烈的对决。在一次次的单挑中,闻达与鲁智深、武松等梁山好汉交手,往往表现出不分胜负的局面,甚至在许多战斗中占据上风。鲁智深与闻达激战,最后以鲁智深占据上风而告终。而在与其他好汉的对决中,闻达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,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猛将。
梅本《水浒传》的语言幽默且简洁,很多梁山好汉的个性依然鲜明,不像通行版中有些人物显得过于平淡。这也使得梅本的《水浒传》更加生动有趣,读者可以看到更加细腻的战斗场面和人物刻画。例如,鲁智深与闻达的对决,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较量,更是一种智谋与意志的碰撞。而闻达的英勇与梁山好汉的性格冲突,也让这段故事更加丰富多彩。
通过梅本的版本,我们看到的梁山好汉并不是无敌的英雄,他们也会在战斗中遇到强大的对手。闻达的强大与鲁智深、武松等人物的拼搏,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:鲁智深的经历是否让他成为了梁山好汉中真正的战斗高手?武松的拼命打法是否也适合在战场上使用?如果闻达与林冲、关胜等人单挑,结果又会如何?
总的来说,梅本《水浒传》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多元、复杂的梁山世界,不仅仅是英雄与反派的对立,更有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战斗技巧的比拼。这也使得梅本的《水浒传》在众多版本中独树一帜,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喜爱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